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微信快约500一次

首页->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清明|湘阴-哈密“跨越三千里 共祭左文襄”

来源:湘阴县文明办 编辑:何语涵 字数:159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2025年清明期间,湖南湘阴县与新疆哈密市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跨越三千里,共祭左文襄”文明实践活动。两地以“文化共融、精神共育、实践共行”的形式,通过“历史+当下”对话,创新联动开展了跨区域文明实践活动。

  以柳为媒,赓续精神血脉

  左宗棠,这位从湘阴走出的晚清名臣,145年前抬棺西征,收复新疆,在哈密等地遍植杨柳,留下了“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生态奇迹和精神丰碑。

  如今,湘阴与哈密以“左公柳”为媒,以“凤凰台土”为证,一株柳,一捧土4月2日,在湘阴县左宗棠学校的植树现场,哈密市、岳阳市及湘阴县的相关领导和学生们一起挥锹培土、提水浇灌,种下了一棵棵“第三代哈密左公柳”。这些幼苗源自哈密百年左公柳母本培育,它们的到来,让湘阴的土地上又增添了一抹来自西域的绿色,也让左公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有了新的寄托。一棵棵承载着哈密各族人民深情厚谊的柳树,宛如一条跨越时空的纽带,将湘阴与哈密紧紧相连,续写着一段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动人篇章。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这些柳树不仅是自然的生命,更是精神的象征。们要把它们当作传承左公精神的活教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坚韧不拔、爱国奉献的精神力量。”湘阴县左宗棠学校负责人。

  在柳庄,也就是左宗棠青壮年时期的故居,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继续栽种“第三代哈密左公柳”。柳庄河塘边上的左公柳,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左宗棠耕读传家、心系国家的故事。新栽的柳树与这些老树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寓意着左公精神的代代相传。

  以文为桥,擘画发展宏图

  在活动期间,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专家为湘阴学子带来了《左宗棠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深入挖掘左宗棠“爱国、务实、开放”精神的时代内涵生动地讲述了左宗棠在新疆的历史功绩,以及新疆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左宗棠的爱国情怀和治理智慧?!巴ü鎏沧?,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左宗棠的伟大。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左宗棠学校八年级学生张哲轩说。  

  现场,哈密市向湘阴县捐赠了书法作品《柳荫天山》湘阴县与哈密市在活动中达成共识,将左宗棠文化研究纳入文化交流框架,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左宗棠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展示转化、对外交流工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以祭为魂,凝聚家国同心

  4月3日,新疆哈密市、湖南长沙市、岳阳市、湘阴县代表及左氏宗亲百余人齐聚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左宗棠墓前庄严肃穆,共同缅怀民族英雄左宗棠。

  在左宗棠墓前,哈密代表与湘阴学子共同完成思政课+祭扫的创新实践。湘阴县左宗棠学校学生集体诵读《左文襄公颂》,故土新归置行省,祖国版图始完整……,激昂的诗句回荡在青山之间。

  墓碑上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的对联,仿佛讲述左宗棠抬棺西征的历史细节正是这种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担当,才让新疆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清明祭英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一抔边疆土,两地家国情;一堂行走课,千年文明根。两地通过“一柳一土一祭”的创新形式,将抽象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为清明注入了时代内涵。后续,两地以“左公精神”为纽带,将地域文化升华为民族精神符号,为跨区域文明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湘哈模式”。当第三代左公柳在湘阴大地抽枝发芽,左宗棠“天下为公的精神基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