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午后,走进屈子祠镇屈子祠村原求索学校,一个溢满书香的图书馆里人气颇旺。不少大人小孩手捧图书,静静地享受阅读带来的美好时光。而在一旁的接待室里,图书馆的管理员任国瑞正细心地为大家备上热茶。
‘蝶梦斋’屈子祠村图书馆
记者了解到,任国瑞今年64岁,是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村人,曾任湖南省地方文献研究所所长,也是全国有名的方志学家。在屈子祠村图书馆陈列的近3万册书籍是任国瑞40多年来所收藏的,2022年,他无偿捐献给了家乡。"人要有梦想、要有担当、要有作为,将这个图书馆取名为‘蝶梦斋’屈子祠村图书馆,希望大家努力追求,像蝴蝶一样,破茧成蝶,成长为自己想要的美丽模样。"
40年来辗转多地,藏书近3万册
徜徉在书海里,记者注意到,两间图书屋里的图书种类颇多,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各个方面,大人小孩都能找到适合阅读的书籍。
任国瑞从年轻时就非常喜欢读书,只有一有空,就喜欢到书店逛逛。"上大学时,为了攒钱购书,偷偷到附近的建筑公司做小工赚钱。有时为了省钱,我每天只吃两顿饭。"
任国瑞整理书籍
"藏书对于学习和研究都有很大益处。"后来任国瑞参加工作了,他收藏的书籍也因为学习、探索和写作而不断购置、添加。"为了写作填补中外屈学研究空白的《屈原年谱》一书,除了去全国各大图书馆和文博机构查抄资料、向有关专家学者借阅资料外,还跑了许多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和古旧书店找相关图书报刊资料。为写作《湖南抗战志》《湖南地名史话》《中华姓氏史话》(丛书)等共计2000多万字的三部书,我自己购买了大量书籍,还在全国各地委托了200多位朋友帮我搜寻购买资料。"
现在回忆起这些收藏经历,任国瑞觉得艰辛但值得。20多年来,他的稿费、讲课费等,几乎都投在购书上。"这些书不说多少钱,但是我全部的财富。"
无偿捐赠毕生收藏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藏书只有公之于众,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一直以来,任国瑞都想为这些朝夕相处的图书找一个好的归宿。
他所收藏的书籍虽然没有价值连城的图书,但不乏珍本孤本,这些年,不少人想购买他的藏书。"前阵子,有个江苏的朋友看了我的藏书后,想出300万整体打包购买,我以搞研究为由婉言谢绝了。"任国瑞说,为了反哺故土,愿意将毕生收藏无偿地捐给家乡。
书架上整齐排列的图书
乡亲们在图书接待室享受读书的乐趣
去年,在屈子祠镇及屈子祠村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将原求索学校闲置的房屋作为村图书馆,任国瑞所收藏的书籍找到了新"家",同时他还自费十余万元装修房屋、添置设施,为群众打造了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如今,每天吃完早饭,任国瑞就会来到图书馆里,他觉得,捧着一本自己挚爱的书坐在阳光下细细品味,那是一种享受;望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到此处享受读书的乐趣,更是一种说不出的满足。"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希望发挥藏书的精神作用,发挥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用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领乡亲们,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正能量。"(记者 郑甘 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