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凡玲,女,1952年2月出生,平江县向家镇“凡玲诊所”主治医生。许凡玲将“敬畏生命,患者至上”作为终生信仰,从豆蔻年华到年近耄耋,52年如一日坚守基层,细致入微对待每一位病人,悉心义诊孤寡老人、低收入患者,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深受当地群众的赞许。许凡玲曾获平江县道德模范、岳阳市杰出女性代表等称号。
从业行医,她有一颗“仁心”
许凡玲学医毕业后,返乡成为了一名医师。行医52年来,不论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患者有需要,她总会及时出现,从不耽搁。
1986年的一个寒冬,在雨雪交加的夜晚,敲门声阵阵,“许医师快开门,保娭毑呕吐不止说心口疼”。听到声音后,许凡玲毫不犹豫,立马起床,提着医药箱匆忙往外跑,到了保娭毑家里后,许凡玲立马展开救治,等老人家缓过来时,连忙问:“许医生,这么冷你怎么没穿外衣?”许凡玲这才发觉自己急着出门,连外套都忘记穿了。
1996年7月的一天,许凡玲接到村民电话,“许医生,我这个大肚子,痛了十几个小时了还没生,请您快来”。情况紧急,正在吃饭的许凡玲顾不得太多,赶紧放下碗筷,第一时间赶到村民家中,她摸了摸肚子了解情况,然后熟练的做着“推拿”,不到十分钟后,屋内传来了清脆的婴儿哭声,在那个医疗器械不够先进、交通道路不够便利的年代,有许许多多的产妇、婴儿,都是许凡玲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挽救回来的。
帮扶济困,她有一片“善心”
向家镇琅石村曾是贫困村,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和孤寡五保老人,许凡玲从不收诊金,基本都是免除医药费,在逢年过节时还上门去看望。
2008年的冬季,诊所里来了一位摔伤了腿的患者。得知患者是家中主要劳动力,为了帮助他消除经济上的顾虑,许凡玲带上患者家属到田间地头去寻找中草药,教会家属如何给患者在家里敷药治疗。在诊所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许凡玲都会安排车辆送往大医院进行救治,从未收过一分钱的车费。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快70岁高龄的许凡玲不顾自己生病的身体,每天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0点,几乎没有休息一刻,把病人安顿好后,晚上才给自己打上点滴。
建设乡村,她有一份“热心”
在生活中,许凡玲也密切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家乡的建设发展。前几年,琅石村的部分道路没有安装路灯,群众夜晚出门散步很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于是,许凡玲主动对接有关部门、联系乡友安装路灯。为确保每一位乡亲都能看得起病,她积极宣讲医保缴费政策,鼓励每一位村民续保,甚至还拿出部分积蓄,补贴给全村缴费困难对象。
从豆蔻年华到年近耄耋,许凡玲始终将“敬畏生命,患者至上”作为职业信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的使命和担当,她是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好医生。